2011年极端环境微生物国际大会在深成功召开
2011年12月7日,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云南微生物研究所、云南大学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11年极端环境微生物国际大会”在深圳大梅沙京基海湾大酒店成功召开。近百位来自微生物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共同探讨了极端微生物的多样性、独特的生存机制及其在能源、环境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上午8点,会议正式开始,华大基因主席杨焕明院士发表致辞,他指出,“在地球上的每个环境中都有一种以上的微生物存在,每种微生物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基因组结构及代谢机制。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测序成本的降低为微生物基因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我们希望能够和全球的微生物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一起完成全球已知的所有微生物的基因组测序,挖掘微生物资源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随后,与会者围绕“生命起源与进化”、“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学”、“基因组学与宏基因组学”、“生理代谢”、“环境适应性”、“遗传机制”、“生物技术与应用”等主题,结合各自研究方向进行了分享和交流。中科院微生物所张立新教授和与会者分享了其在构建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资源库,应用高通量筛选方法快速找到活性微生物天然产物克服病原株甚至耐药株的致病性以及利用精确工程方法提高活性产物的产量三个方面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近年来海洋污染日趋严重,频繁的海洋溢油事故对海洋环境和海岸生态系统造成了十分恶劣和长期的影响,利用微生物降解溢油被认为是处理海洋溢油污染最环保的方法。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邵宗泽教授向大家介绍了近海、深海和极地等环境中石油降解微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关研究。放线菌是抗生素的主要生产菌,在已知的人畜用抗生素中,约有三分之二以上是由放线菌产生的。云南大学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均教授针对当前极端环境中放线菌资源挖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阐述。此外,“结核分支杆菌的基因组学和治疗学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微生物资源开发”、“比较宏基因组和转录组分析揭示酸性矿山废水微生物群落功能的高度保守性”、“深海热液口嗜热菌多样性研究”、“关于生命起源和外来生命探索”等精彩大会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在自然界中,有些环境是普通生物不能生存的,如高温、低温、高酸、高碱、高盐、高压、高辐射等。然而,即便是在这些通常被认为是生命禁区的极端环境中,仍然有些微生物在顽强的生活着,我们将这些微生物叫做极端环境微生物或简称为极端微生物。极端环境微生物是生命的奇迹,它们蕴涵着生命进化历程的丰富信息,代表着生命对于环境的极限适应能力,界定了生物圈的“边界”,是生物遗传和功能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宝藏。研究极端环境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特点及适应机理,对于揭示生物起源的奥秘和发展的规律、阐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机制和动力、认识生命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尤其是与地球化学变化之间的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将大大促进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应用。

 

此次会议学术气氛浓厚,与会者反响热烈,为微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华大基因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基因组学研究中心之一和本次会议的主办方,在微生物基因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目前已经完成600多种微生物的基因组测序,共包括3500多个菌株和1800多个宏基因组。在上个月召开的第六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6)上,华大基因执行院长王俊教授介绍了“百万微生态系统基因组计划”,旨在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优势更好的了解全球各种微生物和微生物群落的信息,开发微生物资源在应对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能源和人口健康等问题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