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杂志就华大基因的创新人才模式发表社论:“科学家是否需要博士学位?”
摘要:

 

今年夏天,大约有500名中国高校的毕业生加入华大基因。在这里,他们的工作是拼接大量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物种的DNA数据。由这些年轻人组成的生物信息学家团队负责用国际领先的高性能计算机分析处理从世界最先进的测序仪器中所得到的原始数据。他们联合各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军人物,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顶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参加会议,并接受媒体采访。华大基因的模式值得借鉴和深思。如果华大基因成功实现该模式,这不仅为基因组学带来创造性研究方法,而且为教育和培训体制带来一场革命。

 

原文:

 

中国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的青年科学家们放弃传统的博士教育,而直接参与重大科研项目。这是否将成为未来的科学研究途径?

 

对于博士教育,每个国家有着不同的方式,例如在美国和欧洲,学生们只有在完成多年的学业后才能参与到前沿的产业或学术科研活动中。

 

亚洲国家的科学界与欧美不同,推崇直接的实际研究,比如日本工业界提供比西方更高的科研经费预算。日本的工厂经理人更喜欢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内部培训。所以,学术性教育在亚洲各国的重要程度不及西方国家。

 

最典型的例子是基因测序行业的巨头-中国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今年夏天,大约有500名中国高校的毕业生加入华大基因。在这里,他们的工作是拼接大量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物种的DNA数据。由这些年轻人组成的生物信息学家团队负责用国际领先的高性能计算机分析处理从世界最先进的测序仪器中所得到的原始数据。他们联合各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军人物,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顶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参加会议,并接受媒体采访。

 

《自然》杂志通过对他们的采访发现,华大基因的年轻科学家们聪明、自信,且拥有超越他们自身年龄的丰富经验。可是,他们没有计划读研或读博士。我们不禁疑惑:难道这些初露头角的青年科学家们关注的仅仅是一种高通量测序技术?而他们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因为较少受西方博士教育的影响?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清晰。尽管外部合作为华大基因的项目带来了科学的进程安排,但是华大科学家们充分投入项目设计,对科学数据进行分析,实现科研目标。由于中国古板的等级观念和依靠死记硬背的教育体制扼杀了创造力,华大基因这种主动的、自发性的模式也许能为将来的科学研究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

 

然而,华大基因正在实行的这种全新模式面临诸多考验,包括青年科学工作者们是否具备承担学术和产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大量技能;他们是否在理解科技的基础之外,同时懂得与伦理方面相关的问题,比如数据的完整性,坚持研究标准,保护与人体研究的相关信息;他们的团队是否能在生物学和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培养新的科学工作者?

 

以上问题的解答还有待时日,但华大基因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例如:引进大学教授对学生们进行培养和教育;提高内部专家水准,引进资深生物学家指导项目设计。

 

由于西方学术研究日益僵化刻板、人才培养时间不断延长,目前科学家获得博士学位,并第一次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US)资助成为学术带头人的平均年龄是42岁。华大基因的模式值得借鉴和深思。美国国立科学基金会对本科毕业生的研究表明,青年学生可以有效地参与实际操作和研究。如果华大基因成功实现该模式,这不仅为基因组学带来创造性研究方法,而且为教育和培训体制带来一场革命。

 

相关链接:
Do scientists really need a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