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社会性昆虫基因组国际研讨会在深隆重召开

 

2011630日,由华大基因主办的2011年社会性昆虫基因组国际研讨会在深圳大梅沙京基海湾大酒店隆重举行。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哈佛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英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日本北海道大学、瑞士洛桑大学、台湾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昆明动物研究所等全球知名科研院所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上午八点半,会议正式开始。华大基因理事长杨焕明院士和哥本哈根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Jacobus J.(Koos) Boomsma教授分别致欢迎词。紧接着,各位专家学者带来了一系列有关社会性昆虫研究的精彩报告。来自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Jack Werren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寄生蜂(金小蜂)及其相关微生物的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Sanne Nygaard博士主要阐述了切叶蚁(Acromyrmexechinatior)基因组学研究发现与其社会行为和共生方式相关的遗传依据;英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Seirian Sumner博士从基因组水平上讲解了热带纸黄蜂在进化过程中等级分化形成的遗传机制;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Guy Bloch教授介绍了通过对蜜蜂生物钟基因的研究揭示蜜蜂的昼夜节律行为等等。这些精彩的报告让与会者饱享了一场有关社会性昆虫基因组研究的学术盛宴。
 
作为重要的生物生态群体,社会性昆虫(蚂蚁,蜜蜂,黄蜂,白蚁等)具有特殊的阶级制度与分工行为,它们因严谨且组织化的运作而被称为“超级生物”(super organism)。在上亿年的进化过程中,它们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进化机制,具有丰富的生态多样性,在自然历史学、行为学、生态学及进化学上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其中,社会性昆虫的社会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非常有趣的问题,吸引着众多的昆虫学家、行为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浓厚兴趣。通过基因组学研究可以更加深层次地解析社会性昆虫在生态、演化、行为、遗传及生理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科学》杂志近期发表过对两种蚂蚁(Camponotus floridanusHarpegnathos saltator)基因组的比较研究结果(Science 2010 AUG 27, VOL329),为科学家更好地了解表观遗传学对人类衰老和行为的影响提供了帮助。曾以《自然》杂志封面文章刊登的蜜蜂基因组研究成果(Nature 2006 OCT 26; VOL443)则为证明母系繁殖特征如何影响复杂的社会性提供了直接证据,也为研究人类社会性行为变化提出了新的研究素材。通过对社会性昆虫的研究不仅让我们更加了解动物行为,支持仿生学研究,而且对于了解人类社会行为也大有裨益。
 
华大基因的张国捷博士指出,“依托大规模的测序平台和雄厚的生物信息学研究实力,华大基因已成功完成两种蚂蚁(Camponotus floridanusHarpegnathos saltator)的基因组学研究。目前,我们正计划启动“百种社会性昆虫基因组研究计划”,基于全基因组的转录组学和表观基因组学研究可以深层解析功能基因,从而挖掘基因在生殖、老化、认知、免疫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希望该计划的实施对社会性昆虫的基因组学研究作出更大贡献并推动基因组学在该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本次研讨会学术气氛浓厚,与会者反响强烈,为全球的社会性昆虫研究学者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随着社会性昆虫基因组研究的不断发展,本次研讨会将成为一个促进全球研究协作发展,探索潜在合作机会的平台,通过基因组学的研究推动社会性昆虫分子生态学、昆虫分类学、昆虫毒理学、社会行为学、仿生学等各个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