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的茶叶蛋 宝宝最好不要吃

 

       最近,台湾某节目声称“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引起了各位网友的热议。“奢侈”的茶叶蛋,是众多人的早餐首选。那么它是否适合我们的BB食用呢?

 

 

       即使宝宝到了可以吃辅食的年龄,就孩子的成长发育来说,建议不要喂食茶叶蛋。这是因为茶叶中有种叫“鞣酸”的物质,在鸡蛋与茶叶蒸煮的过程中,这种物质便会渗透到鸡蛋当中。虽然,鸡蛋中有众多的铁元素,但是与鞣酸相结合,就会形成刺激肠胃的不良沉淀。少量食用解解馋倒并无大碍,但是倘若经常食用,就会干扰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

       另外,茶叶中含有生物碱类元素,它会和钙元素结合,抑制人体正常补充钙元素。幼儿食用后,会影响其发育,进而导致孩子长不高,骨质差等。

 

 

注意啦!婴儿吃鸡蛋“二算三不宜”

        鸡蛋含有蛋白质、脂肪、卵黄素、卵磷脂、维生素和铁、钙、钾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其中卵磷脂和卵黄素是婴幼儿和青少年身体发育特别需要的物质。但是,鸡蛋在吃法上应该注意二个“算计”和三个“不宜”。

 

二个“算计”——

算计好食量

        一两岁的孩子,每天需要蛋白质40克左右,除普通食物外,每天添加1个或1个半鸡蛋就足够了。婴儿补充铁质需要吃蛋黄,开始时只能将1/4个蛋黄研碎食用,以后逐渐加至1/2~1个。如果吃得太多超过了孩子的需要,孩子的胃肠就负担不了,就会导致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引起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良。

 

算计好煮鸡蛋的时间

       煮鸡蛋的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一般8~10分钟,煮得太生,蛋中的抗生物素蛋白不能被破坏,使生物素失去活性,影响机体对生物素的吸收,易引起生物素缺乏症,发生疲倦、食欲下降,肌肉疼痛,甚至发生毛发脱落、皮炎等,也不利于消灭蛋中的细菌和寄生虫;煮得太老也不好,由于煮沸时间长,蛋白质的结构变得紧密,不易和胃液接触,因此难消化。

 

 

三个“不宜”——

半岁前的婴幼儿不宜食用鸡蛋清

       因为他们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肠壁的通透性较高,鸡蛋清中白蛋白分子较小,有时可通过肠壁而直接进入婴儿血液,使婴儿机体对导体蛋白分子产生过敏现象,发生湿疹、荨麻疹等病。

 

不宜吃煎炸鸡蛋

       因为在煎鸡蛋和炸鸡蛋时,蛋被油包住,高温的油还可使部分蛋白焦糊,使赖氨酸及其它氨基酸受到破坏,失去营养价值,食用后还会在口腔和胃内不易和消化液接触,使消化受到影响。

 

发热病儿不宜吃鸡蛋

       鸡蛋蛋白食后能产生“额外”热量,使机体内热量增加,不利于病儿康复。

 

 

小技巧:教你煮出营养鸡蛋

       妈们都知道鸡蛋的营养很丰富,且鸡蛋最好的食用方法就煮。煮鸡蛋看似简单,却很难把握火候。时间过短会使蛋黄不熟,时间过长又会使鸡蛋变老不好吃。专家告诉我们如何煮最好的鸡蛋。

 

最营养鸡蛋的煮法

       凉水下锅,水开后算好5分钟,煮出来的鸡蛋既被杀死了有害致病菌,又能比较完整地保存营养素。

       如果鸡蛋在沸水中煮超过10分钟,内部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蛋白质结构变得更紧密,不容易与胃液中蛋白质消化酶接触,所以较难消化。此外,鸡蛋中的蛋氨酸经过长时间加热,会分解出硫化物,它与蛋黄中的铁发生反应,形成人体不易吸收的硫化铁,营养损失较多。

 

 

煮不熟的鸡蛋危害更大

       生鸡蛋不但存在沙门氏菌污染问题,还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两种有害物。前者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后者能与食物中的生物素结合,导致人体生物素缺乏,产生精神倦怠、肌肉酸痛等症状。

煮蛋时还可掌握以下技巧,以防止营养素的流失:

1、水必须没过蛋,否则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质不易凝固,影响消化;

2、煮前把蛋放人冷水浸泡一会儿,以降低蛋内气压;然后用中等火候,冷水煮沸,即可防止蛋壳破裂,避免营养素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