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6日,第十三届世界芦笋大会暨首届南昌国际芦笋产业博览会在江西南昌开幕,作为芦笋基因组计划合作方之一,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华大科技)参加了本次大会。华大科技表示其将凭借自身领先的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分析能力,助力芦笋千亿朝阳产业。
作为千亿朝阳产业,芦笋在食品、医药、动物营养、生态保护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是我国主要创汇蔬菜。作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芦笋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具有“一减、二抗、三降”的功效——一减,减肥;二抗,抗癌、抗衰老;三降,降三高。芦笋不仅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其药用价值更不可轻视。
早在2010年12月,华大科技(原为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科技合作事业部)就已经签约参与芦笋基因组计划国际合作项目,负责基因组测序和组装等技术工作,以全面开展对芦笋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的研究,揭示芦笋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实现芦笋的定向育种。如今,华大科技已经完成全基因组测序以及基本信息分析工作,包括组装、注释及进化分析等。芦笋基因组为高重复植物基因组,其重复率高达70%,拼接难度相当之大,华大科技凭借其技术优势和丰富的项目经验,成功的完成了组装拼接工作。在本次大会上,华大科技还就后续的研究方向与合作方进行了讨论。
在本届芦笋大会的论坛上,华大基因首席运营官尹烨还就计算机虚拟育种技术——“大数据+超级计算”为大家做了专题报告。报告中,尹烨从基因组学和育种技术两个方面介绍了华大的经验和优势,还对华大经典案例——水稻基因组研究以及华大目前所做的土壤宏基因组研究工作进行了分享。尹烨指出:“华大基因希望从组学数据和环境因子两大层面共同构建遗传模型来得到定向表型。在芦笋基因组这个项目中,华大科技将依托自身的大数据挖掘能力,进一步对芦笋基因组进行研究。”
芦笋基因组计划国际合作项目最早是陈光宇博士于2009年在秘鲁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芦笋大会上发起的,中国、美国和意大利的科学家们经过了一番激烈的角逐,最终获得了该项目的联合研究权。2010年,作为该项目首席科学家的陈光宇博士正式宣布芦笋基因组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组织实施。这是是继黄瓜基因组计划之后,第二个由中国科学家发起并主导的基因组计划国际重大合作项目,该项目也得到了江西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
芦笋基因组计划是世界上首次针对芦笋开展的全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的科学研究,其研究结果将对芦笋的遗传学机制以及定向育种和作物改良工作产生重大的意义。作为合作方之一的华大科技表示,希望通过芦笋基因组计划,构建我国在芦笋基因组和分子育种研究上的整体优势,扩大我国在园艺领域上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