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儿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新生儿新生儿肺炎与大孩子肺炎在表现上不完全一样,多不典型,少数有咳嗽,体温可不升高。主要症状是口周发紫、口吐泡沫、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少哭、不哭、拒乳。有时就是“感冒”症状,如鼻塞、呛奶。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的呼吸很快(大于45次/分,正常情况下是40—44次/分),甚至可能伴有 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肋间隙和剑突下凹陷叫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的表现。家长可自行在宝宝安静时,给宝宝数呼吸次数,数1分钟;不要在刚喂过奶、刚洗过澡、刚排过便以及哭吵时数呼吸。
产前感染的肺炎发病多在出生后3—7天内。症状常不典型,胎龄愈小症状愈不典型,体温正常者约占一半以上,其余则体温不稳,严重的病儿或早产儿体温常不升。症状多为非特征性表现如拒食、嗜睡或激惹,面色差、体重不增,多无咳嗽,不久渐出现气促、鼻翼搧动、呻吟、吸气时软组织凹陷,心率增快。早产儿易发生呼吸暂停,肺部体征有呼吸音增强或减低,伴干性或湿性啰音,但也可能完全阴性。
衣原体感染虽在产前发生,但肺炎的起病却在出生后3—12周。有的患儿在生后5—14天曾发生过衣原体眼结膜炎(参见眼结膜炎),病原体可从鼻泪管渐向 下蔓延,但有的患儿并无眼结膜炎,但也可发生肺炎。衣原体肺炎(chlamydial pneumonia)起病缓慢,先有鼻塞和咳嗽,呼吸逐渐加快,一般不发热,肺部有湿啰音,如病变侵犯细支气管则出现喘鸣,全病程可持续数周。血象白细胞 数政党有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出生后发生的各种肺炎起病较晚,症状比较典型,有鼻塞、咳嗽、气促、足月儿常发热,但也可体温正常,早产儿可能体温不升。肺部可听到粗细不等的湿啰音。并发脓胸或脓气胸时呼吸音减低,叩诊呈浊音或回想增强,各种不同病原引起的肺炎各有一些特点。
二、患新生儿肺炎应该怎么办
肺炎的治疗原则是应用消炎药物,杀灭病原菌。根据不同的病原菌选用敏感的药物,早期治疗、足疗程,可根据病情选择治疗方案,同时还应对症治疗如发热时给予服用退热剂,咳嗽应给予化痰止咳药物,对重症肺炎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应的住院治疗。
1、一般护理及支持疗法:
(1)室温应保持在20℃左右为宜,相对湿度55—65%,以防呼吸道分泌物变干,不易咳出。防止交叉感染。
(2)注意营养及水份供应:应尽量母乳喂养,若人工喂养可根据其消化功能及病情决定奶量及浓度,如有腹泻者给予脱脂奶,对幼儿或儿童宜供应清淡、易消化、富有多种维生素的饮食,恢复期病儿应给营养丰富,高热量食物。对危重病儿不能进食者,给静脉输液补充热量和水份。
(3)保持呼吸道通畅:应及时清除鼻痂,鼻腔分泌物和呼吸道痰液。改善通气功能,增加肺泡通气量,纠正缺氧,减轻CO2潴留。痰多稀薄者,可以反复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也可口服祛痰药物氯化铵合剂。痰粘稠不易咳出者,可吸痰或用超声雾化吸入。
2、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1)抗生素的选择。
①肺部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肺炎链球菌肺炎,青霉素仍为首选。对青霉素过敏者改滴红霉素。
②肺部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一般可用氨苄青霉素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绿脓杆菌肺炎可用复达欣、菌必治等。
③支原体肺炎:多采用红霉素,疗程2周为宜。
④对于细菌不明确的肺炎:应根据病情选择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其中一种应偏重于革兰氏阴性菌药物)。
(2)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干扰素,三氮唑核苷。
3、氧气疗法。
4、对症治疗:
(1)退热与镇静。
(2)祛痰止咳平喘。
5、重要脏器损害的处理。
三、新生儿肺炎如何预防
孩子出院回家后,应尽量谢绝客人,尤其是患有呼吸道感染者,要避免进入宝宝房内;产妇如患有呼吸道感染,必须戴口罩接近孩子。
每天将宝宝的房间通风1—2次,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孩子受凉,冬天洗澡时室温应升到26℃—28℃,水温38℃—40℃,以大人胳膊肘试水温为宜,洗完后用预先准备好的干燥的大毛巾毯包起来轻轻擦干。